“小基金”撬动“大服务”——枣庄市市中区创新基金运作模式,做活社区服务新生态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5-07-04 16:03来源:中国文旅传媒网 中国文旅传媒网https://cctmcn.com山东枣庄讯(王海涛 马天伟 梁爽)社区基金是社区需求的“回应者”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“动力源”,近年来,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充分发挥社区基金灵活性高、针对性强等优势,积极探索社区基金赋能基层服务的新路径,聚焦“建、筹、用、管”四个维度,创新打造“暖邻里·益起来”社区基金服务品牌,有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“一米”,让美好生活更加可感可及。 突出顶层设计,搭好服务群众大平台 健全制度建设,研究制定《市中区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基金发展的指导意见(试行)》《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工作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文件,对制度、资金、架构、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。构建运作模式,建立居民需求为导向、社区基金为支撑、社会组织为抓手、慈善公益项目为着力点的运作模式,明确慈善组织、基金管委会、社会组织三大主体架构。突出品牌创建,全力打造“暖邻里·益起来”社区基金品牌,有效破解了基层社区缺人、缺钱、缺资源的难题。截至目前,市中区累计成立社区基金40支,社区服务覆盖面达到70%,龙山路街道辛庄社区、垎塔埠街道杨河社区两处社区基金入选山东省“金种子”社区慈善基金。 强化资金筹集,汇聚服务群众蓄水池 坚持用“众筹”解“众愁”,引入山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和枣庄市、区两级慈善总会,支持设立社区基金39个,争取配套资金27万元。充分发挥市中区慈善总会引领作用,借助“久久公益节”“中华慈善日”等关键节点,搭建“线上+线下”多元化筹募平台,先后组织开展社区基金推介、爱心义卖、跳蚤集市等公益募捐活动240余场次,发动群众参与募捐2万余人,吸引辖区企业捐助210余家,截至目前,累计募集各类资金、物资380余万元,撬动域外资金、物资180余万元。同时,探索实施社区食堂、城市健身房、共享自习室等项目25个,收入的20%注入社区基金,实现自我“造血”和“续血”。 聚焦群众所需,丰富服务群众节目单 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项目为蓝本,推出幸福家园邻里节、社区共富工坊、“社区甄选”团购等6大主题、82个特色服务项目,先后吸引社会组织、志愿服务队等5700余人参与,开展志愿服务、就业指导、爱心义诊等活动4000余场次,精细化服务群众32.5万余人次。例如,永安镇湖西社区实施“文韬武略进社区”社区文体运动会项目,龙山路街道辛庄社区聚焦特殊群体困难需求实施“爱‘辛’365惠民服务”项目等,推动以扶老、济幼、助残、纾困等为重点的社区服务常态化、规范化。 加强基金管理,当好服务群众合伙人 制定《市中区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办法》,规范社区基金的申请、使用、公示和监督,不断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和财务管理制度,真正把账本晒在阳光下,将资金用在刀刃上。强化培训督导,组织开展社区基金推进会、答疑会、经验分享会、项目路演等形式多样的推进督导会议,全面培养社区工作者策划项目、执行项目的专业能力,激发社区基金的内生动力。建立社区基金项目评估体系,组织群众、专家对服务项目进行两轮评估,推广优质服务项目10个,表扬优秀社工团队8个,项目服务质效不断提升,社区服务基金高效运行。 下一步枣庄市市中区将持续推进品牌化带动、规范化监管、项目化运作的社区基金可持续发展模式,进一步发挥社区基金在改善社区民生、整合公益资源、拓宽资金渠道、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作用,用“小基金”撬动“大服务”,推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“幸福家园”。 版权与免责声明: (1)凡带“中国文旅传媒”、“中国文旅传媒网”、“文旅传媒”、“文旅传媒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,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,否则即为侵权。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(2)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,如有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、使用、转载稿件,必须注明稿件来源,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。同时,本网保留修改、更正、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。 (3)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,并非商业用途,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,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 (4)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相关问题,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,邮箱:962337398@qq.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内容删除。https://cctmcn.com/sys-nd/8547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