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立秋”至 暑未消 怎样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?专家提示来了↓↓↓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4-08-08 15:49来源: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:8月7日进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——立秋。常年此时,全国平均气温开始呈下降趋势。不过今年立秋仍处于“三伏天”的中伏,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依然炎热,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“秋老虎”。 中央气象台8月7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,8月7日白天,安徽、江苏、浙江局地气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。 暑热未尽,昼夜温差逐渐变大,时令变化时,怎样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呢?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:“贴秋膘”不宜暴饮暴食 立秋“贴秋膘”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养生话题。“贴秋膘”有没有理论依据?立秋时节应该怎么调整饮食起居?来听听专家的提示。 专家介绍,在立秋这天“贴秋膘”符合中医“秋收冬藏”的理念。立秋后,自然界都开始为冬储做准备,贴秋膘是通过增强营养,把春夏生长阶段消耗的体能进行补充,并且为严冬积蓄能量的一种体现。在贴秋膘的过程中,要注意固护脾胃和肺肾的功能。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建议:“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,我们整个营养状况都是非常充足的,甚至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,所以我们也不建议盲目地‘贴秋膘’。比如过度进食一些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,可能会增加肥胖、高脂血症,我们建议‘贴秋膘’不光要吃肉,还是饮食要均衡、营养结构要合理。这里面除了肉类,还包含果蔬、蛋类、奶类、谷类、豆类等。在肉类里面,除了瘦猪肉,一些牛肉、鸡肉、鸭肉、鱼肉、虾肉都可以少量食用。”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:立秋过后 中老年人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,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,秋冬季节最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就是脑卒中,也就是俗话说的中风。因此立秋开始到秋冬交际,中老年人要更加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。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因温差引起的血管剧烈收缩与扩张,从而使血压产生较大波动。要特别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,进入秋季要为冬天做准备,把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尽量控制到理想水平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建议:“不管是高血压、冠心病,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,让吃的药要吃,同时要吃够剂量,把血压、血脂、血糖都控制到一个理想的水平,这是最重要的。同时,所有的病人都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。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的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,也包括不吸烟、限制喝酒、不要久坐等。这些严格控制之后,我们的心脏就会更安全。” 版权与免责声明: (1)凡带“中国文旅传媒”、“中国文旅传媒网”、“文旅传媒”、“文旅传媒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,版权均属中国文旅传媒网所有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,否则即为侵权。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(2)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,如有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、使用、转载稿件,必须注明稿件来源,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。同时,本网保留修改、更正、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。 (3)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,并非商业用途,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,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 (4)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相关问题,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,邮箱:962337398@qq.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内容删除。https://cctmcn.com/sys-nd/1975.html
文章分类:
健康
|